近年來,隨著環保政策的日益嚴格,汽車工業正積極尋求節能減排的有效途徑。碳纖維(CF)增強尼龍6(PA6)復合材料因其優異的機械性能和輕量化特點,成為了新一代汽車制造中不可或缺的材料之一,廣泛應用于車門、電池盒等關鍵部件。然而,在實際應用中,特別是在濕熱環境下,這類材料的長期耐老化性能如何,是許多人關注的問題。
通過單向CF/PA6預浸料,通過在280℃和4MPa條件下壓制3.5分鐘,并冷卻至室溫制備出纖維體積分數約為50%的復合材料板。把試樣置于蒸餾水熱水浴中,在25℃、60℃和80℃下分別進行不同時間的濕熱老化處理。通過比對吸濕測試、三點彎曲測試以及掃描電子顯微鏡(SEM)觀察等方法,來探究單向CF/PA6復合材料的吸濕規律、力學性能變化趨勢及微觀形貌演變情況。
吸濕行為:
在25℃和60℃下,復合材料的吸濕行為遵循擴散定律,這表明在較低溫度條件下,水分的滲透速率相對穩定。
但在80℃時,最終階段出現了偏離擴散的現象,大概率是由于樹脂降解導致的質量減少超過了水分吸收帶來的質量增加。
力學性能變化:
隨著老化時間和溫度的增加,復合材料的彎曲強度顯著下降。例如,在25℃、60℃和80℃下老化120天后,彎曲強度分別降低了22.78%、25.0%和26.25%。這一數據清晰地顯示了溫度對復合材料性能的影響。
相比之下,彎曲彈性模量的變化相對較小,表明其受濕度影響較小。
界面黏合性:
SEM觀察結果表明,隨老化條件加劇,CF與PA6樹脂之間的界面黏合逐漸惡化。尤其是在較高溫度條件下,纖維表面附著的樹脂減少,導致界面脫黏現象更加明顯,這直接影響了復合材料的整體性能。
盡管CF/PA6復合材料在濕熱環境下會發生一定程度的性能退化,但通過合理的防護措施或材料改性,可以有效延長其使用壽命。國內碳纖維復合材料制造商智上新材料成功研發出基于PA6的連續碳纖維增強熱塑性單向預浸帶,針對產品實際應用中的耐老化性能也進行了專項技術攻破,其中就包括通過改性來提升浸漬率,讓其脫黏現象不明顯,更好的保證了產品能夠應用到多行業多領域中去。
智上新材料的熱塑性預浸帶生產線已全面投產,產品寬度覆蓋250mm至300mm,單向帶可進行分切,能夠滿足多樣化的市場需求。為了適應不同行業場景,該公司推出了包括PPS、PEEK等多種熱塑性樹脂基體的預浸帶系列。這些產品通過將高端工程塑料與連續碳纖維相結合,形成了性能多樣、應用廣泛的熱塑性復合材料體系。無論是航空航天領域的高溫耐受要求,還是汽車制造中的輕量化需求,智上新材料的產品都展現出強大的適應性。